中国汽车市场热度不在

品牌竞争力下降

西雅特、江淮大众被搁置

西雅特这一品牌引入中国,要从江淮与大众说起。

一、江淮大众合作

17年,江淮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双方信誓旦旦、雄心满满。投资50亿,许下年产10万辆的雄伟目标。

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诞生出许多全新品牌,均被贴上“造车新势力”的标签。新能源补贴也是水涨船高,市场一片大好

不过,大众的电气化进程并不顺利。布局车型少,时至今日也是没有一款像样的新能源车型。为了能分得一杯羹,大众拉上了江淮,这个至今境遇同样不堪的合作伙伴。

两个难兄难弟,开始了各自心怀鬼胎的一段商业互助。

二、各自另有企图

大众电气化储备较弱,德国方面始终没有投入力量布局新能源。

国内市场新能源风头正盛,不想错过赚钱的大好时机,只得拿出资金,供给别人研究,贴上大众的标志,靠着大众这块金字招牌,卖出卖一辆赚一辆补贴钱的怪胎车。

江淮方面,本身品牌力就差,电气化起步又晚。即使推出新产品,也卖不过比亚迪、蔚来等。

看到了大众有如此需求,何乐而不为。挂上大众标,什么车还愁卖啊!

三、西雅特被迫加入

但是,当时国内外资股比限制要求严格,且要求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政策限制。

大众已经有了两家,一汽大众、上海大众,所以江淮大众另辟蹊径。重新引入西雅特这一品牌,加入江淮大众合资公司,以江淮西雅特为基础,躲过政策限制。

引入后的,西雅特将转变为一个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的品牌,江淮西雅特,共同开发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共江淮大众使用。

乱不乱,聪明不聪明!

西雅特这个品牌有人熟悉,有人不熟悉。它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车公司,现属于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地位与斯柯达、奥迪相同。

年3月,西雅特曾经进入过中国市场,采取整车进口的方式,在华销售,无奈销售实在惨淡,于年年初退出中国市场,三年总共售出月辆车,成为中国市场最短命的外资品牌。

此次的西雅特,更是成了大众逃避政策限制的工具。

四、骗子将退场

谁承想,人算不如天算。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补贴大幅减少,产品销量严重下滑,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1.4万辆,同比下降56.4%,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9连降,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洗牌。

曾经靠补贴获得利润的企业终将被淘汰,怎么靠补贴获得利润,别急,往下看。

燃油车型卖10万,换上电动机、电池,摇身一变,成为纯电车型,售价20万。

别急,算上补贴,消费者花钱不多,所以车型销量很好。最终,消费者掏10万,国家掏10万,车企收获20万,利润是多少那,哪家企业能不眼红啊!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堵上政策的漏洞,接下来新能能源补贴逐年减少,直至没有,且补贴要求严格,粗制滥造的车型得不到补贴。

有人说说因为政策,导致市场退烧。我想说市场并没有退烧,市场上,由于纯电技术的不断完善,拥有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使用感受越来越好,新能源市场需求依旧旺盛。

退去的只是“骗子”车企,去掉了不健康因素,市场才能更茁壮成长。

五、大众陷困局

“骗子”退烧,加上大众品牌在国内丑闻缠身。帕萨特、途观L等车型一撞现形,品牌公信力下降,大众的金字招牌,辉煌不再。

现在,西雅特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已经被推迟。据报道,西雅特首席执行官卡斯滕伊森塞宣布了改变重返中国市场的相关事宜,由于商业环境的变化和战略的调整,暂缓进入中国市场。

把戏耍不了了,小丑工具自然没用了

大众汽车会就此善罢甘休吗,肯定不会,新能源市场尚处在初期,这块肥肉,谁都不愿放弃。

而且国内将在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要求严,取消不超过两家合资车企的限制。大众可操作空间会更大,国内市场更有利于外资企业发展。

江淮还会“被青睐”,还是就此“销声匿迹”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不只是汽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ls/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