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是我当时去西班牙的最后一站,她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度假胜地,大概是因为有吃有喝有沙滩有高迪?相比之前的几个城市,最明显的差异是饮食更精致一些,景貌却并没有太出众,以至于我翻了半天,发现我并没有在著名的GothicQuarter拍任何照片。

巴塞罗那最大的文化财富还是高迪(AntoniGaudí),我对建筑学的认识很浅薄,也不信教,但还是忍不住想来聊一聊圣家堂(SagradaFamilia)。

第一次去巴塞罗那的时候因为飞机误点(整整一天),并没有去成圣家堂。虽说他们给我退了票,但遗憾比那二十几欧的票价要高多了。本想着留个念想吧,将来还要再来一次,结果就在第二年,我还就真的又去了一次,于是就把圣家堂给补了。

教堂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庄严肃穆,传统的教堂大多是哥特式、罗曼式或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配上宗教的壁画或花窗玻璃。一些大的教堂可能将其中艺术的成分发挥到极致,但大多不会离经叛道。在西班牙溜了一周后,我就对教堂产生了审美疲劳。

圣家堂大约是我去过的最不典型的教堂,外观上来说教堂的尖顶已经有些跳脱,更一反寻常的是走进教堂内并不觉得沉重,倒仿佛置身于一个别样的丛林中,据说因为高迪小时候经常在大自然里玩耍,所以在自然界找到了很多灵感。

圣家堂惊艳到什么程度呢,惊艳到我走着看着,华丽丽地把自己绊了一跤,直接倒在地上的那种。

圣家堂奠基破土于年,距今已经一百三十八年了。圣家堂的设计确实复杂,精益求精,但能一百多年还未完成也是鲜少见的,这其中还有许多设计本身之外的因素。

最早发起建造圣家堂的是一个主业卖书副业建立私人宗教组织的人,叫JosepMariaBocabella,他去了一次梵蒂冈之后就想在巴塞罗那建一座教堂。Bocabella最初请的设计师FranciscodePauladelVillar和他意见不合,年辞职不干了。

高迪在-84年才接手圣家堂的设计,将之前的设计推翻重来,所以到高迪的设计动工已经是年。当年的高迪已经小有名气,还有一些别的项目在做,直到年他才全身心投入到圣家堂的建造。高迪和他的雇主貌似都不是很急着完工,于是到他年过世,圣家堂只造了20%左右。但这只是其一。

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圣家堂很不幸地被加泰罗尼亚的无政府主义者打砸抢烧了一番,已建的部分有些损毁,许多高迪的图纸和模型也付之一炬。内战结束后,不仅损毁的部分需要整修,继任建筑师们更是需要根据残存的图纸和一些历史影像资料,去复原高迪当初的创作。

然后就是没有钱。造圣家堂最初的发起人是Bocabella,既不是西班牙政府也不是天主教会,建造圣家堂的资金一百多年来一直都是来源于私人捐赠,到近年来旅游业崛起,门票收入才成为最大的资金源。

没有钱当然就造得慢,有钱了又有新的烦恼。圣家堂的门庭若市和巴塞罗那旅游业的兴盛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但这也推波助澜了当地人对游客的既爱且恨,试想一下平时买菜的市场变成了旅游景点,换我也有点崩溃。

不仅居民不满,政府也盯上了。说起来有些神奇,圣家堂造了一百多年,直到年都一直没有建造许可,而且没有缴建筑税。于是在和市政府磋商一番之后,还是花钱消灾,分期付款万欧元,这才在年把自己合法化。

终于看似一切妥帖,教堂也完成了75%,圣家堂的建设者们摩拳擦掌,想在年高迪逝世一百周年竣工。然而天不遂人意,今年的新冠疫情造成进度再次拖慢,在西班牙三月lockdown的时候一度停工,同时收入也骤减,的愿望看来很可能会落空。

业内业外对圣家堂褒贬不一,有人惊其为天人之作,也有人觉得当初内战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把火烧光,好的坏的总要被人评说,但作为一个好奇的看客,我还是希望能看到圣家堂完工的一天,希望不会太远。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话,如果能在一座造了一百多年的建筑上实现,也不失为一种精神鼓励。

作者我经常有话说:

今年因为几方面的原因没有动过笔,年末了,躺在电脑里一年的半篇巴塞罗那还是想写完它,善始善终。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xw/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