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李文波我和一汽大众还原真
编者的话: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通过最初的合资合作方式,已经迈入了现代化汽车生产经营的启蒙阶段。但汽车本身在相当程度上依然是极少数人能够享用的稀罕物品,如何通过大批量生产上规模、上效益,更大程度地加速汽车普及,是那个时期的当务之急。 年,一汽-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一起步即规划年产15万辆,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企业。从公司成立到年产10万辆整车,一汽-大众仅用了9年的时间;从年产10万辆到年产万辆,用了11年;而从年产万辆到年产万辆,用时也只有7年。 年,一汽-大众成立三十周年。30年前,作为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合资乘用车企业,一汽-大众带给行业耳目一新的气息,并在随后的30年,不断提升完善,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企业标签。 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在中国车市同比下滑的背景下,一汽-大众蝉联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不仅落实“全价值链共创”战略,更带动供应商、经销商共渡难关,为中国汽车复苏提供了信心和借鉴。 值此一汽-大众三十周年之际,当年推动合资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也是在合作建厂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第一任驻京首席代表,后来任大众汽车公司亚太区副总裁兼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李文波博士热情洋溢地为《汽车人》发来独家稿件,追溯历史,还原事实。 李文波博士出生在南京,成长在台湾,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成为大众汽车公司发动机基础研究部的负责人,作为当时大众汽车公司全公司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也是唯一的一位担任部门经理和领导职位的外国人。 这种洞悉中外、融汇东西文化和技术的特殊背景,让李博士成为大众汽车公司开拓中国事业的最佳人选。身兼大众汽车公司的技术专家、翻译、在华战略设计者、驻京首席代表等数职,李博士在大众汽车公司与上汽、一汽这两个合作伙伴接洽、谈判、合作过程中,不仅是不可或缺的参与和见证者,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经历几代汽车人的辛勤耕耘,一汽-大众已经成为销售总量超过0万辆、布局五地六厂的特大型汽车企业。三十周年成立之际,通过当事人的亲身讲述温故知新,不仅能够澄清与还原历史真相,更能通过那个艰难岁月里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开放合作提供借鉴、启发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 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李文波 一汽-大众在中国是一个响亮的品牌,也是大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ls/10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稍事休息,保持期待,欧冠背靠背即将到期开
- 下一篇文章: 深度解读欧超联失败的背后原因大解析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