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癌症疫苗国内企业已达成数项里程碑
PREFACE前言 实际上,mRNA三大巨头BioNTech、Moderna、CureVac以及国内的一些mRNA企业,早在开发新冠疫苗之前,将治疗性的癌症疫苗作为各自mRNA技术的核心项目进行推进。 在需求更为迫急的新冠疫苗取得成绩后,现在mRNA在新冠疫苗上的市场空间已大为缩小。国内外mRNA疫苗厂商逐渐转战其它传染病和肿瘤免疫治疗,这也造就了癌症疫苗研发在近期快速升温。 mRNA疫苗巨头BioNTech公司创始人Uurahin和zlemTüreci夫妇二人在接受英国BBC采访时表示,BioNTech在mRNA癌症疫苗领域已经取得突破,这让他们对未来几年的癌症疫苗充满乐观,预计mRNA癌症疫苗会在年之前上市使用。 中国也有许多企业正在进行mRNA癌症疫苗研发。斯微生物的新抗原个体化mRNA疫苗,已进入海外注册临床I期阶段,在国内也发起了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近期还有嘉晨西海、康德赛医疗、启辰生生物等公司的mRNA癌症疫苗项目IND获CDE受理,另外还有诸多IIT临床研究正在进行。 谁能率先成功,无疑也会成为免疫治疗时代的宠儿。 01新冠疫苗推动下,mRNA产业趋于成熟 国内方面,mRNA疫苗在三年前一直是一个十分冷僻的赛道,年底,伴随着海外人才的回归,mRNA技术公司如雨后春笋在国内集中出现。 但没能想到,就在公司成立不久的几个月后,一场新冠疫情成为了他们创业路上的大考。同时,在新冠疫苗带动下,许多mRNA公司得到资本的青睐,热钱涌入后的两年里,产业格局变化很快。 目前国内mRNA行业的现状是:mRNA新冠疫苗在中国的落地并不及其预期,临床进程迟缓;但市场的“抢占”依然激烈,入局mRNA的企业看重的不仅是商业上的回报,还有资源的倾斜和人才的集聚效应。 与此同时,mRNA领域的生态环境经过几年的打磨和历练,国内药企对mRNA技术已有了基本的准备。国内mRNA产业链趋于成熟、生产和研发基地逐个落地,上游供应链逐步被激活,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许多企业和供应商已逐步突破mRNA在序列设计、递送系统和放大生产上的“三大卡脖子”问题。 总的来看,国内mRNA领域在技术端、产业端和资本端都已具备了一定实力。这也势必将促成mRNA技术未来在更多适应症领域的发展,特别是需求不断增长的肿瘤市场。 02mRNA癌症疫苗大势已成 mRNA新冠疫苗赛道上的大多数企业管线都已经布局、或是计划布局癌症疫苗。 许多专攻mRNA的企业如斯微生物、嘉晨西海等,已经将mRNA癌症疫苗推进到了注册临床阶段;利用独创AI平台赋能核酸药物的设计开发,新合生物现在已获得了进展。 石药集团、艾美疫苗等在新冠赛道中表现领先的企业,在财报或招股书中也披露了相关研发布局和计划。 下文将着重介绍已进入临床及接近临床的mRNA癌症疫苗项目。 斯微生物 年2月12日,斯微生物研发的编码新生抗原mRNA个性化癌症疫苗,在澳大利亚取得了正式伦理批件,宣告正式进入海外注册临床I期阶段。这是中国和亚洲地区首个进入海外临床注册阶段的mRNA个性化癌症疫苗。 此前,斯微生物也在国内发起了多项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并和医院建立了临床合作关系。 图片来源:斯微生物 肿瘤领域,除了个性化的新抗原疫苗,斯微生物还利用mRNA布局了一款KRAS癌症疫苗。KRAS参与多种致死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和胰腺癌等;通过将多种KRAS突变抗原装载到一条mRNA上,设计合成具有一定通适性的治疗疫苗,能够针对KRAS突变的多种肿瘤。 斯微生物成立于年5月,是国内较早开展mRNA药物研发生产的平台型企业,特点在于其mRNA合成平台和脂质多聚物纳米载体技术平台(LPP/mRNA)。 产业化方面,目前斯微生物已可实现90%以上的生产物料国产化,关键生产设备的产能是国际同类产品的约30倍。目前,斯微生物在上海周浦和奉贤均建立了现代化生产工厂,预计两个工厂年产量可达4亿剂。 新冠疫苗进展:斯微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冠mRNA迭代疫苗已获批完成国内I期临床试验入组,III期临床试验已在老挝启动。 斯微生物mRNA管线 新合生物 新合生物的mRNA新抗原癌症疫苗已布局了数条管线,现在进展最快的医院开展了IIT临床研究,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研究将探索mRNA新抗原癌症疫苗单用及与PD-1单抗联合应用的有效性。 新合生物管线 新合生物的新抗原疫苗通过高通量样本测序及人工智能算法预测,从肿瘤特异性突变中筛选出既可以被患者的肿瘤细胞高效提呈,又可以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优质新抗原片段,于体外合成对应编码的mRNA新抗原疫苗,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激活T细胞。 图片来源:新合生物 新合生物成立于年,是一家依托AI技术打造RNA技术平台和创新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嘉晨西海 mRNA肿瘤治疗药物利用了mRNA作为蛋白替代疗法。这也是mRNA技术除了作为癌症疫苗外,在肿瘤免疫领域另一条不容小觑的研发路径。 嘉晨西海的自复制mRNA癌症疫苗项目JCXH-和JCXH-已在美国/中国进展到了临床阶段。 JCXH-是一款自复制型mRNA产品,可在体内长效表达IL-12,潜在适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JCXH-是一款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IIT研医院研究所申办。 今年3月,嘉晨西海全球首款自复制mRNA癌症治疗药物JCXH-正式获得FDAI期注册临床试验批件。今年8月,JCXH-注射液在国内的IND临床申请也获得了CDE受理。 除了细胞因子,去年7月,天境生物与嘉晨西海达成项目合作,利用嘉晨西海全球领先的自复制mRNA技术,共同开发体内合成型抗肿瘤抗体药物。 嘉晨西海肿瘤学管线 艾博生物 嘉和生物与艾博生物也正在合作进行肿瘤治疗的mRNA抗体药物的探索研究。今年6月,双方达成合作协议,结合嘉和生物抗体开发平台,与艾博生物旗下mRNA技术平台,开发mRNA肿瘤治疗药物。 除了与嘉和生物的合作,艾博生物在肿瘤免疫领域的举措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已建立丰富的mRNA肿瘤免疫产品管线;2)与专注于免疫治疗和mRNA疫苗的恺佧生物长期合作;3)任命吉凯医药前CEO袁纪军博士为公司肿瘤领域研发负责人,执行副总裁,负责领导肿瘤管线的研究工作。这都体现艾博生物对于肿瘤免疫的重视,以及未来在该领域中的强大潜力。 艾博生物mRNA的肿瘤免疫管线 新冠疫苗进展:艾博生物成立于年1月。艾博生物与沃森生物合作的新冠疫苗是国产mRNA疫苗中进度最快的产品。由艾博生物与沃森生物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ARCoV,今年9月底在印度尼西亚首次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EUA),这是中国首款在国际上获批临床使用的mRNA疫苗。 蓝鹊生物 8月15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院(广州)、上海蓝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广州南沙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三方将共同推进“EB病毒mRNA疫苗”进入临床,有望开发成功中国首个治疗性EBV癌症疫苗,为鼻咽癌的精准防治做出重大贡献。 蓝鹊生物成立于年4月,是一家新药研发公司,专注于mRNA药物创新研究,开发了从mRNA合成、新靶标的早期发现到快速扩展的产品线一步式的mRNA药物开发平台。 新冠疫苗进展:蓝鹊生物联合复旦大学、沃森生物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代号:RQ)”于今年9月在国内获批IND。RQ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mRNA嵌合体疫苗,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株设计开发,编码全长S蛋白嵌合体的创新型广谱新冠mRNA疫苗。 康德赛医疗 今年8月,CDE公示,康德赛医疗自主研发的“CUD注射液”的IND申请已受理,用于治疗晚期卵巢癌。这是中国首款基于患者肿瘤新抗原的mRNA编辑DC癌症疫苗,根据患者独特的突变信息定制设计并制造,适用于卵巢癌,可作为肿瘤切除后的辅助治疗。 四川康德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年11月07日成立,拥有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个性化癌症疫苗开发平台Cunde。 Cunde技术平台,首先通过采集病人血液细胞分离出单核细胞并诱导产生DC细胞;再对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分析筛选新生抗原;随后,通过将特异新生抗原的mRNA电导入DC细胞中,成熟的DC细胞会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杀伤性T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靶向肿瘤及其转移组织。 启辰生生物 今年10月,CDE公示,启辰生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靶向SurvivinDC细胞注射液的IND申请已获受理(受理号:CXSL)。 启辰生生物基于mRNA-TAA的个体化DC癌症疫苗可用于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GBM)和肺癌脑转移瘤(NSCLC)等适应症。 北京启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mRNA信息药物等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其全资子公司启辰生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于年成立。 启辰生生物享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杜克大学联合发明的修饰抗原专利技术的中美独家授权,采用独特的“TriVac”肿瘤相关抗原(TAA)修饰技术,旨在增强适应性免疫应答,有效增强癌症疫苗的临床疗效。 启辰生生物肿瘤治疗管线 总的来看,国内的mRNA癌症疫苗领域从数量来讲还不能构成竞争关系,更多的是在共同推动mRNA癌症疫苗的应用与发展,处于努力把管线推进到临床应用的初始阶段。 SUMMARY总结 市场:毋庸置疑,肿瘤市场很大,mRNA肿瘤治疗疫苗已经备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ls/10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打新冠疫苗会引起白血病官方回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