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神车
别误会,此“神车”非彼“神车”,这次咱们谈谈近几年来那些底子不错,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总是不招人待见,最终导致销量惨淡的车型。 关于这些“倒霉蛋”们,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生不逢时,它们之中,有许多在出生地混得相当不错,常年呆在销量榜前列都不带挪窝的;也有一些是代表自个家族最新技术与设计理念的,本打算一票走红的车型。然而当他们来到华夏大地,呼吸着充满了PM2.5的空气时,却发现已是沧海桑田,曾经引以为傲的特点,如今甚至变成了限制自己的缺点。从它们的身上,咱们也不难看出这几年我国汽车工业以及消费者购车文化的走过的路。得了,废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 第一个“倒霉蛋”——东南三菱翼神(Ps:排名不分先后),早年小编听说翼神国产的消息,那叫一个泪流满面,作为一个EVO的脑残粉,光看外形就已经走不动道儿了。话说三菱名声在外的车就俩,一个LANCER,一个帕杰罗,这回好,齐活了。翼神的国产化进程进展得十分顺利,三菱的那帮子技术宅们也都比较慷慨地尽数分享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使得国产的翼神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原装的2.0L4B11MIVEC发动机,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再加上未经加长以及各种“中国化”处理的车身外形,高配车型上甚至有原装的后尾翼,定价也是相当的靠谱,这诚意真的是大大滴。也难怪连三菱管理层的某位日本大叔表示如果翼神再不成功,那也只能卷铺盖会岛国去了(哎,也不知道这位仁兄现在身在何方)。 就这么一辆车,卖到现在依然也只能算是小众车型,除了EVO死忠会买回家折腾,部分有“三菱情节”的筒子们会追捧它以外,一般家庭选车几乎都不会把它列入选择范围内的,为什么呢?或许这是三菱那帮子技术宅想破脑袋都没想出来的问题。在小编我看来,翼神的的确确是辆好车,但它好的不够明显,或者说好的不在点子上,外形犀利,机械品质和操控无敌这些都只能是加分项目,真正在大家眼里得分的项目像是品牌认可度、售后和营业网点、空间以及配置做工等方面,翼神都只能在及格线徘徊,这样一个偏科严重的孩子在咱们中国的教育体系下能成才吗?再一个就是翼神主打的运动,首先那个很凶猛的前脸不是每个人都接受的,在买车群体还是70后的时候,这样一张脸很容易把人吓跑,其次,1.8和2.0的排量对于一款A级家用买菜车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再接下来就是那个CVT变速箱,看得出来一开始三菱是想把翼神当家用车卖的,然而喜欢CVT的不喜欢这个外形,而喜欢外形的早去买手动档去了,这个CVT便成了十分尴尬的存在。 相比较同时期同样主打运动风的科鲁兹,不难看出翼神不够卖座的原因,那就是运动过分了,大部分人民群众需要的只是个看着顺眼做工又扎实的买菜车,倘若翼神能够再晚出生那么几年,或者换代的LANCER将继续国产的的话,新生的消费者或许会更给翼神点面子。翼神就像个从不低头的古惑仔,时时刻刻都用那股子冲劲儿和犀利挑衅着身边死板的大多数,这样的车注定不会成为主流,但作为每一个真正爱着EVO,把车当兄弟的筒子们来说,我们还是希望翼神能够一直这么非主流下去。 第二位仁兄来自浪漫之都法国,不用猜您也应该知道是个来自PSA的家伙了,没错,它的名字叫毕加索。小编个人感觉法国人的车从来都是比较个性的,这货用了抽象派大师的名字,外形再不好看点对得起自己吗?所以这个圆滚滚的造型,哪怕是放到现在,个人感觉都不算落伍的。当年的毕加索,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原装的,这车的质量也就不用多说。07年的中国车市,MPV这个概念几乎是刚刚兴起,许多人对于花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买这么个圆滚滚的东西是无法接受的。那时候,两厢车在多数中国人眼中都不算车,更不用说这个“面包车”了,可想而知,毕加索的销量会有多么差,在毕加索停产之前,最后一批几乎是以低于成本的“跳楼价”出售的,但却连回光都没返照一下。 (PS:雪铁龙C1,我叫你声妖孽你敢答应吗?) 论外形,小编我感觉这车在雪铁龙里算是十分顺眼的了(看了新发布的C1,小编的脸抽了半个小时);论性价比,虽然价格刚上市时是有点脱离实际,但这质量和性能,真没什么可说的;论品牌和售后,东风雪铁龙好歹也是做过“老三样”的,还用得着质疑吗?归根到底,这车就是生不逢时。在欧洲,两厢车、旅行车、休旅车(也就是家用MPV,并不是咱们传统意义上的商务车)它们早就把普通的三厢轿车比下去了,但是在中国,没有尾巴成了致命伤,家用MPV真的只是看起来很美好罢了,这几年勉强混的下去的有途安,比毕加索还苦逼的有福特S-MAX,再算上现在还在售的丰田逸致,还有吵得沸沸扬扬的“新概念轿车”本田杰德,这些不安心做三厢的筒子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主儿。但凡你有更优美的车身线条,但凡你有更人性化的设计,但凡你有更灵动的空间,只要你没有尾巴,还是被PASS的节奏。也不知道何时在中国见到一辆旅行车的概率能比见到一辆跑车的概率更高,抑或是在黄金周停车场上看到的都是家用MPV和一家子人的笑脸。 接下来这位,名字叫A3,您可别误会,不是“灯厂家”(奥迪)的,而是来自于咱们自主的奇瑞。说起奇瑞,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车型,或许是老旗云(仿西雅特的那款),抑或是红遍大江南北的QQ。小编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第一次在某本汽车杂志封面上看到两厢版A3的情景,真心不敢相信那是奇瑞自己设计出来的产品,最起码在外形设计上,这辆车给我的感觉跟奇瑞其他车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事实也证明,这辆A3确实承载了奇瑞的一片诚意,甚至厂家还搞了个十万公里拆解的活动,这种做法到现在除了奇瑞还真没人干过。除了外形和质量,动力总成方面奇瑞也把自个儿的法宝都祭出来了,1.6L的自吸,加了双VVT和可变进气歧管楞是爆出来匹马力,不光是自主最强,跟合资比也超越了朗逸上那个EA(Ps)以及科鲁兹上的那个1.6自吸(Ps),原厂就是双边双出的尾排,并不只是装装样子,而变速器方面,五档手动加四档自动(后期改款也上了CVT),先别急着瞧不起,就算是现在,四速自动在一些合资大厂也并不少见。底盘和悬架更是打了合资一个嘴巴子,试问7到9万谁家还用四轮独立悬架,后悬还来个多连杆加横向稳定杆?就这样的表现,哪怕是拿到现在也几乎是无敌的,可惜A3并非败在价格上,而是品牌认知程度上。A3刚上市那个时代,紧凑级家用车的市场还容不得自主品牌去搀和,以A3的定价,完全可以去选择伊兰特甚至是宝来等等合资车,普通民众还是不敢去冒自主品牌这个风险,3、4万我是没得选,但8、9万我有得选了,为啥不买个“牌子货”呢? A3的失败,并不仅仅是个例,除了奇瑞,还有吉利、长安、长城等等一众默默努力期待被消费者“翻牌子”的自主品牌,“国产”什么时候能够丢掉低价的帽子?这句话不光应该问厂商,还应该问社会,问普罗大众。前不久观致3也终于上市了,A3上的那台“黄金”1.6L自吸也被继承到了这个新生的品牌身上,或许是怕“奇瑞”的出现把整个品牌档次拉低,这次观致并没有过多的提及与奇瑞的关系,甚至连4S店都脱离奇瑞自立门户。观致3这次卖相很不错,不辱它“国际品牌”的名分,国外资本和技术的加入也让它骨子里硬气了几分。然而定价公布之后舆论又是一片“太贵了,还不如买合资”的呼声,甚至遮盖住了观3这款车自身的闪光点。难不成自主品牌如今最大的瓶颈就是价格和品牌的关系了吗?自主品牌的的确确还有不少路要走,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或许也应该拿出更多的鼓励和信心来面对奋进中“国产车”们,论出身论辈分什么的,这些旧时代的风气早就该被摒弃了不是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cx/4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31岁集齐6大洲际冠军,足坛史上第一全满
- 下一篇文章: 你想要的都在这将引入国内的重点车型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