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背包十年》和《乌合之众》阅读随笔

《余晖》

——博尔赫斯

日落总是令人不安

无论它浮华富丽还是一贫如洗,

但尚且更加令人不安的

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

……

在我们觉察到它的虚假之时

就像一个梦破灭

在做梦者得知他正在做梦之时。

这首诗歌片段是当时我在读起时,能真切地以为我感受到作者作诗心情的诗歌片段,然后就被记忆了,于如今生活过程中,总不由自主想起其中的几句,有点类似于时常“床前明月光”一样。

《背包十年》这是职业旅行家小鹏写的书。初次接触是在年的时候的“六十天阅读计划”。这个计划是我当时计划坚持60天,我每天读一篇好的文章,或者名著篇章,它们可能来自我在网上挑选的几篇好的文章,同时还会写简短的评论或感悟,事实证明,这段时间的坚持,成为我日后坚持阅读的动力之一,也是我不断自我骄傲的回忆。而《背包十年》其中好几篇就是在这过程中无意发现的很不错的旅行文章。小鹏会把旅行的见闻和自己感受结合起来,那些他见到的美景,除了有美感,还有温度。当时我还将阅读感悟现在还在我的空间里,印象特别深刻,今年想给自己阅读立个计划,挑选书的时候又看到很多人都在推荐,所以我也把它加入了进来,我知道我不会对它失望,因为我有过了解。

5月18日我去了北京。从大一到现在,我也去过一些地方,基本都是一个人出发,白天逛景点,晚上住住青旅,听陌生人聊天、蹭别的旅游团队导游讲解,住青旅的时候,听店家讲诉他们身上的故事,那些他们好像平常人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浪漫的定义,以及对人生的另一种解读,给自己的生活新的定义,并身体力行,我是羡慕的。

在山西大同的时候,我听了店家夫妻两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穿越中国做背包客的故事:小哥一路尼泊尔旅行的故事,穿越山脉,在山顶等待日出的激动;小姐姐和朋友们开着货车,在新疆走走停停享受塞外边境的美景,后来旅行相遇结成连理共枝。一个人旅行中遇见,这种陌生的萍水相逢,话题往往总是旅游,文化和饮食。于是,我听过一些不同的人也有来自对地方饮食文化的特定见解,纠正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根深蒂固的错误想法,也有对所在城市自豪下的各种吐槽;听对面陌生住客的“人生阅历”、听成年人讲诉某些社会规则;我不一定要接受,但听故事也是好的。

“我觉得,旅行应该是美学、建筑学、历史学,而不应该是经济学。”,当时我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了,如果没有一次和文化历史亲密的接触,我们不过就是一个邮戳,好像来过,却又说不出一二,面对向故宫一样的建筑,除了说他宏伟,好像没有别的词儿;面对残垣断壁,好像也难以体会历史背后的教训、故事和情义。但是,我太过于控制预算,而预算往往十分有限。所以每次去一个地方我都是买上票,自己一个人跟着人流而去,没有导游,没有电子讲解、没有地图,凭借一双眼睛和一丁点别出的来的印象,以为眼见就会很惊讶,但是好像好多景点一旦真的出现在你面前,你却没有半点惊讶之色,往往只是“也不过如此嘛!现在我确乎明白,只是我根本没有深入了解这个景点发生的故事,而我了解的故事,好多都是一副没有内脏的骨架,以至于我看不出它的独到之处。现在,每当我想去旅游的时候,我总说,如果你想要去欣赏好历史景点,我建议你买电子讲解或者导游讲解。我确定,那些文化标识没有言明的故事,我很可能会感兴趣。行千里路的潜在话语是认识并体验到去过地方的独到或者某种记忆,在这条路上我还需实践。

在《背包十年》里,小鹏在巴塞罗那看到的高迪的盛佳堂大教堂的大理石艺术的震撼,还有背后几代艺术家的追求、火车经过在阿尔卑斯山麓,看到视线延长线上的湖中小岛上如城堡一的白色房子,身旁一个跟着妈妈度假的小男孩的雀跃、在性都阿姆斯特丹看到梵高《向日葵》的真迹、在湘西凤凰古城寻找沈从文老先生的足迹,感受现代古城人的闲适、在尼泊尔认了个异国表弟、在纽约百老汇看一场震撼的经典歌剧表演、以新鲜的视角在欧洲看客运司机用四国语言报站……

“她觉得我所有的对她的美好,都来源于我对过去的想象,诚然,过去的她很好,可是我依然相信及肯定,没有什么比我看到她的现在更让我心动和激动了。这是我的真话。”这是我当时年5月20日对我心仪朋友表白失败后我内心的想法,不管她当时的那翻回应给我留下的内心想法是否被我解读正确,直到现在,我不后悔说出的话,甚至肯定,尽管结果并不如意。

《乌合之众》是本讲述大众心理学的书籍,在大众心理学研究方面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即便,社会上新的研究可能出现研究结论开始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或者看法持反对或者持保留意见,但是,对于一个还是在不断汲取知识和培养社会知识认知的人来说,先吸收可能比茫然的人云亦云批判要好些。关键是,有好多推论和真实生活场景能对通过做的理论解释。

“所以在诱导群体的时候完全可以使用这三个方法: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所以它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要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宜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想想其实还有那么回事儿,有人甚至可以从地球是圆的推论出“万物皆有轮回”一说,即便这条推论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推论是荒唐的。理智的胆小鬼,会在群体中变成大莽夫。“在面对群体的时候,这东西很受用,反正群体冲动、多变和暴躁。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的情绪夸张和单纯。事件不管好坏,群体表现出来的都是简单和夸张,群体感情狂暴,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众多,人多势众产生力量感。个人一旦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他的智力会大大下降。”

“他们(指进入乌合状态下的民众)虽然经常放低自己低劣的本能,但也时不时树立起崇高的道德典范”。

顺便说下我的疑问:秦桧是被冤枉的好人?还是真的恶人?或只是不好不坏,只是个拥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中国通史》作者吕思勉说秦桧是个好人,只是被中国学者误会,而岳飞有拥兵自重的嫌疑,莫须有的罪名并非莫须!我坚持真实的还原历史为本,尽管可能这样结果可能超越了我们认知,或者期待,但是,我们本来就有很多偏见呀,因此,如果我们有可能看到历史的真实,我会说服自己接受那些难以接受的事实。

历史呀。真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年5月30日星期二端午节于中北图书馆(年5月30日00:55:45重新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ls/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