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前世今生大众日报
小麦,由新石器时代人类对某类野生禾本科植物驯化而来。据考证,小麦“祖籍”西亚,早在公元前—公元前年,西亚地区已广泛种植。在中国,公元前年左右,黄河流域最早开始种植小麦。现今,小麦已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仅次于一万年前就“主场作战”的水稻。究其原因,一是小麦“怎么样能养活更多人”的问题完美解决。最初是春播秋收,但黄河流域整体气候偏干旱,小麦产量并不高,直到有一天人们尝试冬播夏收,小麦才真正克服在中国的“水土不服”,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并跨过长江,栖身江南。二是让小麦“怎么样更好吃”的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多年前,祖先初识小麦时,是直接吃麦粒的。小麦天生“厚脸皮”,很难煮熟,煮熟后又因为蛋白质含量丰富,导致口感偏黏、偏硬且不易消化,因此小麦的“美食基因”一度被埋没。直到春秋末年,鲁班发明了石磨,祖先惊喜地发现,把“麦粒”磨成“麦粉”后,小麦的美食世界简直别有洞天,用火烤的叫烧饼,在水里煮了叫汤饼,放了糖的叫糖饼,加些芝麻叫麻饼,再后来,当面粉遇到了酵母菌,当面团包容起了馅儿,小麦才真正找到成为主食的自信。在山东,食面之多、面点种类之丰富几乎称得上冠绝全国。而这与齐鲁大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密切相关。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具备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及肥沃的土地,为小麦的种植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结合小麦的品质特性,山东主要选用的小麦品种有优质强筋品种、中大穗品种、多穗型品种、旱地品种和晚播早熟品种等类型。以德州为例,小麦年总产量达万吨左右,小麦粉及面食加工从知名品牌企业,到中小食品企业,到遍布大街小巷的馒头房,林林总总。企业在面粉加工中不断尝试新花样,工业化生产的“千层”戗面馒头可完胜手工馒头;自发面粉,完美解决想亲手做馒头又不会发面的烦恼;七彩水饺粉,让懒人也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饺子宴……关于小麦的美食故事传承千年,仍在继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ls/11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尝鲜元宇宙,这个行业已最先站上了风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