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巨无霸分析第十四期港口业务
最后看——港口业务 港口业务的收入、成本构成要素,为:装卸费率、吞吐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其中:固定成本主要为固定资产折旧,每年按金额确定,变动成本主要为人工、燃料、电力等受吞吐量变动影响,费率取决于宏观环境、港口的谈判能力等因素,相对稳定。 综合来看,吞吐量为港口业绩的主要推动力 港口,由于具有地域垄断属性,所以扩张吞吐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并购。 —年,和记港口密集收购海外有竞争力的港口权益,码头泊位最多时,曾高达个。 年之前,通过持续的海外扩张,其一直保持全球最大码头运营商的地位。 之后,其扩张步伐放缓。 目前,港口生意遍及26个国家、52个港口,拥有个泊位的特许经营权,并在全球10个最繁忙的港口中有5个拥有集装箱码头,如上海,鹿特丹,香港,宁波。吞吐量稳定增长,占全球吞吐量的12% 这是因为,年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为1.7%,为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5年来首次低于全球GDP增长速度。 经济疲软,使得亚洲区内的中转货物需求逐渐降低,加上内地港口的崛起,分流了香港港口的货量。 等到了年,集装运输业复苏,集装箱作业量回升,中国内地及香港、西班牙巴塞罗那、巴拿马的吞吐量稳定回升,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4.1%,收入回暖。 同时,还新增12个泊位,分别位于阿姆斯特丹(荷兰)、巴士拉(伊拉克)、巴生(马来西亚)、卡拉奇(巴基斯坦)、拉斯海玛与奥姆古温(阿联酋)等港,主要在贸易增速最高的中东地区。 年,吞吐量基本与上期持平,略微下降1%,但是,收入、EBITDA及EBIT分别增加3%、7%及6%,主要得益于毛利较高的业务组合增加,以及有效的成本控制。 此外,其采用物流链式的发展模式,实行打包优惠的港口费率制度,具有价格优势,而且其所布局的港口多是较为成熟的港口,收益率稳定,年至年,EBIT率稳定在21%-24%,EBITDA率在35%左右。 好,看到这里,与上面基建业务的逻辑类似,港口也是个天然适合并购的生意。 既可以横向并购,又可以纵向产业链并购。 比如,向下游航运公司延伸,控制货源。 航运企业与港口企业之间交叉持股和战略性合作愈发频繁,这可为港口带来充足的货源,并可提升供应链的综合服务能力 以航运公司收购码头为例,马士基、达飞轮船、中远海运集团,都在加强港口、航运和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 而港口公司收购航运公司,也已经有了先例,年底,迪拜世界港口公司(DPworld),以6.6亿欧元收购航运公司Unifeeder。 其港口业务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及贸易环境影响,年、年增速分别为1.7%、5.6%,年至年,和记港口增速分别为-5.37%、6.10%、3.01%,受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考虑未来一带一路的拉动,这里结合行业增速取3.3%。 好看到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来了——业务如此之巨的巨无霸,如何估值? 预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ls/11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深圳物博会落幕发挥品牌展会引领作用打造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