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备考25个关键问题 再解读

高中历史备考中,抓住核心与关键可以事半功倍,近日小编整理了历史高考复习中的25个关键问题,分享给大家,欢迎分享和收藏。

1.儒、墨、道、法思想的本质

(1)孔孟的“以德治国”方案的本质是道德救世。其途径是通过统治者及其附属的知识阶层榜样的力量,调动起人们心中向善的根基,使全社会都成为道德人,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对外和谐。西周初年的“礼治”是他们心目中的德治样板。

(2)墨子的“以爱治国”方案的本质也是道德救世,不过他的道德不是孔孟的忠孝仁义,而是全社会成员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之心。其途径是教育全社会成员都有“爱心”和爱的行动,建立政长系统和宗教信念以保证爱心的普遍实施,以爱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和谐。

(3)老庄的“以道治国”方案的本质是理念救世。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们的心理变化规律都必须遵守,不可人为地予以破坏,这是他们的基本理念;为了追求人的精神自由,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必须遵守,这是他们的另一基本理念。遵守自然规律,实现“风调雨顺”;遵守社会规律,实现“国泰民安”;遵守心理变化规律,实现“心态平衡”,是他们社会和谐方案的基本内容。

(4)法家的“以法治国”方案的本质是制度救世。其途径是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律的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的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2.三省六部制“体制内的民主”的突出体现

(1)实现权力有效监督。把朝廷的决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来承担,按照决策、审议、执行的行政程序前后相继,并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通过合理分散权力来加强民主决策,并对权力运作形成监督和制约。

(2)实现权力分配均衡。三省六部制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其行政体制设计注重权力之间的相互或单向制约,从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误和朝令夕改,通过正确的决策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3)决策与行政分离。三省六部制的政权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而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下省,行政权保留下来,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4)部门协同机制。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门协同机制,宰相集体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讨论商定,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

(5)平衡君权。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制,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3.宋明时期市民文化的突出体现

(1)宋代

①市民文化。形式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宋代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②消费意识强烈。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倾向。

(2)明代

①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但在传统中国单纯的炫富往往会遭致他人的鄙视,而古玩书画消费则成功地把奢俭之争转化为雅俗之辨,使有闲阶层为奢侈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②价值观念。明代后期拜金之风十分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文化上明代商业性书坊繁盛一时,以刻印科举参考书、时文和通俗小说谋求利润,出现文学作品渐趋商品化的倾向。

③市民文学。明代以后,市民文学取代士大夫文学占主导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杰出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市民文化的痕迹。

4.中国古代的东学西渐所经历的三次高潮

“东学西渐”是一个相对于“西学东渐”的反过程,是指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东学西渐”经历了三个高潮时期:

(1)秦汉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也是“东学西渐”的第一个高潮期。在秦朝统一的基础上,汉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经过发展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光辉的顶点。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商品可自长安经河西走廊,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随着漫长商道的开通,中国文化大量传入西方。

(2)隋唐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二个鼎盛时期,也是“东学西渐”的第二个高潮期。唐代,中国至中亚、南亚、西亚的交通畅通无阻,中国商品远销西方,中外使者频繁互访,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文化不仅经西域传至阿拉伯与欧洲诸国,而且影响至深至远。

(3)宋明时期:宋代中国科学技术有了极大发展,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造极时代”。宋代广泛运用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连同汉代的造纸术,这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深刻影响了全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明朝的造船技术世界领先,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大拓展了“东学西渐”的范围。

5.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

(1)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

(2)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介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可见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

总之,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进步和思想解放。

6.“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1)秦汉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

①丝绸之路是西汉张骞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非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

②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

③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④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海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中南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海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2)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①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环境稳定,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②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期。自贞观以来,唐与位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关系。

③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的开展,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3)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繁荣

①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

②元朝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4)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

①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

②清代,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③清朝虽然开设“十三行”,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自我陶醉”,此时的中国与先进的西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荡然无存。

7.儒学从早期形成到近代转换的历程

(1)早期儒学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儒学的产生。孔子创立儒学,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成为显学,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孔子的“德治”、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礼法并用”是先秦儒家对国家政治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此时期儒家思想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并未被统治者采纳。

(2)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董仲舒继承和发挥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想,又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具有兼采百家神学色彩、外儒内法、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等特点。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对限制君权、抑制统治者的暴政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3)宋明儒学哲理化。唐代韩愈提出“道统”思想,北宋形成声势浩大的儒学复兴运动。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这是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

(4)明清儒学的转型。明清之际中国社会转型,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民主色彩。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儒学的近代转换

8.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①特点: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规模大,范围广;出口手工业品,进口奢侈品;政府鼓励支持;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受社会环境政治局势影响大。

②影响: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刺激了国内商业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

(2)中国近代的对外贸易

①特点:处于入超地位;出口原料、农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机器为主;外贸管理体制和贸易思想逐渐近代化。

②原因:鸦片战争,列强入侵,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海关自主权逐渐丧失。

③影响: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工业产生发展创造条件;白银外流,人民负担加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

9.古代和近代环保和污染问题

(1)古代中国环境污染破坏

①原因:农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人口集中;手工业发达,大量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的过度垦殖等。

②影响:自然灾害频发;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竭泽而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近代西方环境污染的原因

工业革命;煤炭、石油的开采、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政府自由放任政策;民众的环保意识薄弱等;城市化的发展。

(3)中西治理环境污染的相同点:以政府为主导;强调通过法律的手段;设立专门性的环保机构;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4)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影响环境。

10.古代、近代法律的比较

(1)古代中国的法律

①特点:法律逐渐完备;重视伦理道德,礼法结合;官僚贵族拥有特权;皇帝掌握最高裁决权。

②原因: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影响。

(2)古代罗马的法律

①特点:主张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法律至上;保护私有财产;体现自然法精神。

②原因:对外扩张疆域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私人纠纷增多;人文精神的影响。

(3)近代晚清司法法律改革

①原因:列强侵略,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西方司法制度的影响;清末新政的影响;中国原有司法制度的落后。

②内容:实行行政、司法分立,确立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任用专业的审判官员;确立辩护和律师制度,给予法律当事人辩护的权利。

11.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中国近代一系列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文化运动,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结合。洋务运动主张以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为核心而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新运动以儒家思想融会西方的政治、文化理念;辛亥革命的宗旨是三民主义,其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包含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就是这种文化结合的产物。

总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倡导学习西方的同时,也要考虑中西文化如何结合的问题。

(2)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首的价值观,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的仁人志士,表现的民族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及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共产主义运动等,深层动力是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首的价值观的体现。

总之,这种强烈的民族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热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动力。

12.古代和近代教育

(1)中国古代教育

①特点:起源早;政府主导;官学与私学并存;与科举做官联系紧密;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②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教育为封建统治服务;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根深蒂固;经济上,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

③影响: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培养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

(2)宋代书院教育

①特点:内容丰富广泛;注重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自由;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和实用性知识。

②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政治上“重文轻武”政策;科举制的发展完善;理学的影响;名师巨儒影响;印刷技术的发展。

(3)西方近代教育

①特点:从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大众教育);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技术;教育面扩大,逐渐普及;政府主导;义务教育;立法强制。

②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进展;两次工业革命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

③影响:思想上,提高民众的素养;有利于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上,推动英国工业化发展;政治上,推动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英国后来和他国教育影响深远。

(4)晚清近代教育改革

①原因:洋务运动的影响;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中外交流的加深(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的传播)。

②作用:培养了大量实业技术人才,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教育体系,推动了教育近代化;改变了人们的职业观念。

13.晚明大变局

所谓晚明大变局是指在欧洲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背景下,由中国江南经济发展及全球白银流动所引发的晚明到清初的经济、军事及文化变局。具体而言:

(1)经济变局:包括江南早期工业化(江南地区形成相互紧密联系的核心经济体,且以“核心-边缘”的方式辐射全国其他地区及海外地区,农村与城市手工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所占地位及比重的提高,商标品牌意识的出现)、白银内流(中国的白银主要来自西班牙控制的美洲与经葡萄牙、荷兰转手贸易的日本)、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及早期全球化的“丝—银贸易”。

(2)军事变局:主要指以热兵器军事革命为标志的中外战争(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它是大国在东亚国际秩序权力真空条件下经济利益冲突的必然产物。

(3)文化变局:主要指以经济贸易为媒介所引起的西学东渐。

14.世界意识

(1)内涵:主要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ls/1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