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新疆首列本地制造地铁列车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中车产业园正式下线,填补了新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空白。(记者蒋晓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媛媛唐红梅)9月28日,新疆首列本地制造地铁列车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乌鲁木齐中车产业园正式下线,填补了新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空白。

当日,记者从新疆首列本地制造地铁列车下线仪式上了解到,为地铁1号线量身制造的首列本地制造列车名为“丝绸之路号”,全长米,最大载客量余人,相当于16辆BRT的载客量。

“丝绸之路号”地铁列车车身的白色、蓝色和橙色象征了新疆的3种地域特色。白色象征着新疆的皑皑雪山,蓝色象征新疆湖泊的纯净,橙色和新疆瓜果之乡对应,象征着收获。

中车株洲电动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清和介绍,乌鲁木齐中车产业园从建厂到首列地铁列车下线用时一年,目前可具备年生产辆地铁车和有轨电车的制造能力。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共配备27列地铁列车,最高运营速度每小时80公里,有11列地铁列车在湖南株洲厂家完成生产,“丝绸之路号”属于第12列地铁列车。剩余地铁列车还在生产当中。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庆凯说,“丝绸之路号”地铁列车的下线,意味着今后乌鲁木齐市将获得更多轨道交通车辆的支持,也说明乌鲁木齐市将具备为乘客需求打造个性化车辆的能力。

结合乌鲁木齐城市特点,地铁1号线列车在国内地铁车辆制造领域实现了多项首创性设计。列车疏散能力较国内同类型地铁车辆提高2倍以上;采用了国际最高等级的耐火标准;零下40摄氏度列车可正常运行等。

“丝绸之路号”车厢内部。(记者蒋晓摄)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永才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乌鲁木齐的地缘优势更加凸显,新疆首列本地制造地铁列车取名“丝绸之路号”就是其意义所在。下一步,将中车产业园打造成为立足乌鲁木齐、覆盖全疆和面向中亚、西亚的重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地铁1号线南起三屯碑,北至国际机场,全长27.6公里,八楼至国际机场段计划年6月实现载客试运营,同年实现全线试运营。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峰、副市长马伊磊出席活动。

体验

新疆首列本土制造列车有多个首创设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jg/1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