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针再燃新冠疫苗江湖9大接种方案,
·9种新冠疫苗组合中,有3款疫苗创下4个“第一”: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全国首款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医院牵头研发的获批紧急使用新冠疫苗,也是中国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昆虫细胞技术平台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 年12月1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称,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方案指出,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相关组合共9种: 1、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2、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3、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4、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 5、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6、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 7、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8、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 9、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 9种组合中,8种采用“3剂灭活疫苗+1剂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的方式,只有“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组合,第一、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均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 目前在中国,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主要有3种: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 据悉,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通过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的方式将其灭活,灭活后的病毒无法再复制或繁殖,不会导致疾病。同时灭活的病毒会刺激身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便在人体暴露于天然病毒时,激活抗体来对抗病毒。但灭活疫苗存在维持时间短、接种时间长等缺点。 重组蛋白疫苗的技术原理是将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或受体结合区(Receptorbindingdomain,RBD)刺突蛋白的一部分,与宿主细胞(即病毒能够复制的细胞)结合制成疫苗。与传统灭活疫苗相比,因为其生产过程没有新冠活病毒的参与,所以安全性较高,且产量较大。但缺点在于重组蛋白疫苗制成需要添加佐剂,而含有佐剂的疫苗可能引起更多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发红、肿胀,以及更多全身反应,如发热、寒战和身体疼痛。 方案中提到的,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珠海市丽珠单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浙江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和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均属于重组蛋白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则是以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将新冠病毒基因以DNA的形式传递到人类细胞中,让病毒蛋白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由于多数人成长过程中曾感染过5型腺病毒,体内可能存在中和腺病毒载体的抗体,所以疫苗效果可能有所削弱。 方案中,康希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均属于腺病毒载体疫苗。 截至年12月14日,在9种组合中,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于年5月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认证,其余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疫苗均于年相继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被纳入紧急使用。 其中,有3款疫苗创下4个“第一”: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全国首款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医院牵头研发的获批紧急使用新冠疫苗,也是中国首个获批紧急使用的昆虫细胞技术平台生产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 除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技术也正应用于新冠疫苗的研发。 mRN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分子,带有人类细胞的“蓝图”,可以产生靶标蛋白或免疫原,激活体内免疫反应,以对抗各种病原体。mRNA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后的第三代疫苗。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因为其利用的是病毒基因序列而非病毒本身,所以mRNA疫苗不带有病毒成分,没有感染风险。 医院院长卢洪洲等多位专家告诉澎湃科技:异源性接种效果好。所谓异源接种,指的是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接种。比如前两针接种的是灭活疫苗,第三针加强针接种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或者是重组蛋白疫苗,就属于异源接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高福也曾公开表示:“从免疫学基本理论来讲,疫苗接种要少量多次,异源接种。少量多次符合免疫学的基本原理,这也是要打加强针的原因。异源接种,从理论上来讲,以A疫苗作为初级免疫,再接种B疫苗加强,比AA、BB的接种方案效果要好。” 近日,在中华医学会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表示:对全人群而言,混合免疫可以构筑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屏障,因此建议开展第四针奥密克戎疫苗或者异源接种工作。 国产新冠疫苗全家福。来源:陶黎纳“疫苗与科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jg/10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京一护士确诊,疑为发生职业暴露澎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