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耳石症rdquo之浮光
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zj/140110/4324713.html “耳石症”之浮光掠影 ——离家出走的石头 作者:吴沛霞 主审:李华伟 案例分析 吴大妈今年56岁,今早起床,瞬间天旋地转,持续数秒钟,家人连忙叫救护车送往急诊。一通检查,没查出元凶。最后,医生说可能是“耳石症”作祟,建议到耳鼻喉科。 耳石症,学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BPPV,是引发眩晕的最常见疾病。 典型症状:头位改变触发的短暂眩晕,表现为视物旋转,常伴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因为眩晕就诊的人群中,耳石症占比将近1/3。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女性多见,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但复发频繁;有些患者呈现周期性的复发,可能与季节或气候变化有关。幸运的是,不论是初发还是复发,也不论是哪种类型,耳石症都可以通过“耳石复位”有效治疗,而且疗效不错。 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耳石复位”,却历经了曲折的探索过程。回顾历史,人类摸到“耳石复位”这把金钥匙,不过是近四十年的事。 历程回顾 年,诺贝尔奖得主、瑞典耳鼻喉科医生Barany报道了一位27岁的女性病例,反复发作眩晕2周,他观察到:“当她仰卧,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时出现明显的眩晕,并且表现出很强烈扭转性眼震(注:一种不由自主的眼球运动),当她的头转向右侧时,眼震是旋转的,转向左侧时,眼震是垂直的”。 当时人们还无法解释其中的玄机,这个报道介于科学发现与奇闻逸事之间,既令人困惑,又令人神往。 时至年,在英国皇家医学会会议上,英国两位耳科医生MargaretDix和CharlesHallpike,对例与头位变动有关的眩晕病例的细致分析,重新定义了这种症状群。他们足足花费了6页纸的篇幅从病理解剖、症状表现论述了这些病例与梅尼埃病及前庭神经炎的不同之处,最后总结两点:一,这是良性的,来势凶猛,但愈后良好;二,病变位置在前庭,与中枢无关;并且认为是时候“给一个名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就此诞生,也即我们今天俗称的“耳石症”。这两位还详细介绍了一种可诱发位置性眼震的试验,即著名的Dix-Hallpike试验,现已成为诊断耳石症的基本依据,业界无人不知。 为什么会发生耳石症?人的内耳除了负责听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感受平衡。感受平衡的部分称之为“前庭”。前庭包括耳石器和半规管两部分;耳石器又包括椭圆囊和球囊两个结构:前者用于感受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比如加速奔跑),后者感受垂直方向的运动(比如上下跳跃),附着在这两个结构上的耳石是感受这两个方向加速度的关键物质。举例说,我们在乘飞机时,即使打瞌睡,也能感受到起飞降落,就是耳石在传递信息。耳石是一种碳酸钙结晶,的确是石头,坐落在囊斑上的耳石膜中。 正常情况下,耳石脱落和吸收之间基本持平。某些情况下,比如,老化、头部外伤、剧烈体力活动、其他内耳疾病,造成了耳石松动碎化脱落,耳石脱落增加,原本脱落与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未被吸收的耳石成为漏网之鱼,离家出走,误入半规管内。这时,某些头部动作,比如抬头、起床,在床上翻身,会使得这些石头跟着移动,刺激壶腹嵴内的毛细胞,发出虚假的运动信号,经前庭神经传到大脑,引发“周围环境在转”或者“自己在转”的错觉,最常见的主诉是:房子在转、天花板在转,天翻地覆。 继续认识~~ 对发病机理的认识并没有必然推动治疗的现实。在年以前,内科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绝望的病人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断前庭神经来阻止眩晕发作,然而,手术创伤大,虽然止住了晕,却破坏了听力和平衡功能。真正开启耳石症治疗新篇章的是美国Portland的耳鼻喉科医生JohnEpley,他巧妙地利用重力及半规管解剖特性设计了耳石手法复位:通过改变患者头位及体位,将误入歧途的耳石碎片回归至椭圆囊,从而消除患者症状。 Epley是耳石症手法复位的开山鼻祖。 不幸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他提出的手法复位非但没有得到认同,反而遭到同行打压、排挤;在这些同行眼里,Epley的手法和巫医没有区别。 人们开始质疑他的医学修养,同行拒绝将病人转诊给他,他还差点被吊销行医执照,面临牢狱之灾。年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的一次学术会议上,Epley和他的搭档Hughes特意请一位年轻女性演示“手法复位”操作,示范者躺在床上,头悬出床面,Hughes用双手托着她的头,向右侧旋转45度,然后让患者向左侧卧,脸朝下,最后扶起处于坐位。在座的同行纷纷质疑,有人公然大笑,说他疯了,有人旋即离开,有人更不客气,扔上纸条:听你的演讲简直是浪费时间。这是耳石症手法复位凄惨的首秀,令人唏嘘。 Epley的成就很容易被低估,因为人们无法凭肉眼相信,一个曾经需要开颅手术的疾病,靠几个扳来倒去的动作就可以治愈。 但科学发现的道路往往如此:上士闻道,躬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唯有当那些绝望的病人、穷尽技能的医生在历经数种治疗无果转而采用Epley手法时,他的智慧和洞见才会为世人折服。 JohnEpley于年7月31日在华盛顿州Vancouver逝世。 在讣告上,Epley在医学院的同学约翰·凯恩(JohnKane)这样评价他:JohnEpley被誉为医学界许多人的灯塔,他与所见过的每位患者进行了亲密互动,而我们大多数医生都是机械的……他是一个难得的人,也是一个难得的医生。 受Epley的启发,世纪之交的数十年间,耳石界空前繁荣,各类复位方法纷纷破茧而出。其中有代表性的有:Gufoni法、Semont法、Appiani法、Casani法、李氏法、Yacovino法,等。这些方法多数源自德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其他国家,其中韩国人表现突出,连续发表了数个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耳石手法复位提供了循证医学最高级别的证据。 耳石症治疗与研究大事记 参考文献: 1.DixMR,HallpikeCS.Thepathologysymptomatologyanddiagnosisofcertai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cx/8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耳石症与耳石的复位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