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河南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的三个重点
年初发布的《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年河南将初步建成枢纽经济先行区,年率先建成交通强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枢纽经济发展经历了交通枢纽、要素枢纽、枢纽产业、枢纽城市和国际枢纽几个发展阶段,其中,交通枢纽和要素枢纽是枢纽经济发展的基础,涉及基础设施布局和要素集聚,枢纽偏好型产业是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地区由交通枢纽升级为枢纽城市,进而最终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国际枢纽的重要动力。河南交通枢纽优势突出,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应在枢纽产业和枢纽城市布局乃至提升国际枢纽影响力方面寻找经验和重点发力。一、以商贸服务为重点布局枢纽偏好型产业随着枢纽经济发展的不断演进升级,全球门户枢纽从制造业中心向金融、商贸、航运服务中心演化,商贸服务型枢纽经济成为重要形式。商贸服务型枢纽经济以商贸市场、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通过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交通物流运行方式,拓展交易、结算、金融等功能,推动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一是以交通枢纽为基础拓展上下游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是典型经验之一。从国际上来看,伦敦港自19世纪就成为世界知名航运中心,并依托航运枢纽优势聚集了国际海事组织总部、国际海运联合会、国际货物装卸协调协会、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国际海事公会等国际航运组织,以及强大、完善的船舶买卖、租赁、融资、保险、中介及相关法律服务等发达的服务业,进而发展成为全国贸易和金融中心。从国内来看,广州市以国际化航空、海运、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全方位均衡发展为突出特点,把建设现代国际商贸中心作为重要城市定位,以商贸国际化促进枢纽国际化、带动产业国际化,推动枢纽偏好型产业全面做大做强。枢纽产业的布局是充分发挥交通优势的重要载体。二是以总部经济为依托重点聚焦高端服务业发展。从国际上来看,高密度的总部经济是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枢纽城市积聚高端枢纽要素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纽约在20世纪80年代就确立了世界“总部中心”定位。东京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实现其全球经济控制功能的选址地,目前东京聚集了超过家外资企业总部,占日本的76%,世界强总部数量居全球第2位。在伦敦,有超过家的欧洲强企业设立总部,超过3/4的世界强企业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枢纽城市开始向高端创新型服务业发展。从国内来看,成都市枢纽经济的主战场是东客站枢纽经济功能区。该功能区围绕商务商贸、枢纽总部等主导产业,以及康养医疗、出行服务等关联配套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着力打造全国领先、中西部一流的高铁枢纽经济功能区。对河南而言,枢纽经济先行区的打造要依托总部经济,以商贸服务业为重点突破口,从全域层面着力打造国际产业生态系统,引进和培育全球供应链组织服务主体,服务于产业转移和跨国企业全球布局,率先将郑州建设成为全球供应链上的枢纽城市。二、以优化布局为支撑塑造枢纽城市形态枢纽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建设枢纽城市,实现枢纽产业与枢纽城市的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城市的辐射能力,从而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枢纽。一是优化布局枢纽经济区,建设现代化枢纽城市。以南京为例,年南京出台枢纽经济建设意见,以科学的规划为引领,布局了高铁枢纽经济区、海港枢纽经济区以及空港枢纽经济区,相应成立了三个枢纽经济建设领导小组,持续推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十三五”时期,三个经济区的增加值比全市的GDP增速高出大约5个百分点,成为枢纽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二是构建区域协同联通发展机制,实现统筹管理。例如北京成立了京津冀空港经济协调组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施三地机场协调发展,在产业布局、要素流动和招商引资等问题上,对三地区进行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对于河南而言,枢纽经济先行区的打造要着力全域范围,更要重点突出、有所侧重。要以郑州航空港航空都市新城为支撑,积极打造文化枢纽、要素枢纽、人才枢纽和创新枢纽,推动郑州市由单一枢纽功能向多元化枢纽功能并重的枢纽城市转型升级。从省级层面来看,还要联动商丘、周口等地枢纽经济发展,尤其是要在枢纽产业布局和城市形态上分类指导、错位发展。三、以内陆口岸为依托提升枢纽开放能级内陆口岸型枢纽经济重点在于弥补内陆地区开放劣势,依托口岸枢纽,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国际互联互通和国内集疏分拨,扩大制度型开放,畅通国内国际要素流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一是构建内陆“无水港”,提升外联内畅枢纽能级。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境内没有具备商业航运价值的大型河流,但其依托高度发达的铁路网络,种类齐全、高质量的物流增值服务,逐步发展成为欧洲的第一大内陆物流枢纽。通过内陆铁路枢纽与沿海港口间的协同联动,巴塞罗那等港口城市为马德里提供进出口贸易的海上货运通道,使马德里成为内陆“无水港”,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物流设施的多式联运效能。二是发挥口岸经济优势,提升双向开放能级。从国内来看,年以来,西安围绕口岸经济从完善口岸和综保区基础设施、打造产业链聚集平台两方面入手,先后完成了铁路口岸整车进口指定监管场地改造、航空口岸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我国中西部地区联通世界的国际大通道。同时,西安持续搭建制度创新平台,目前已成为我国陆港型、空港型两大国家物流枢纽,航空、铁路两大口岸,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五大综合保税区、国际商事法庭等众多开放平台叠加的内陆开放高地,促进了内陆地区陆港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融合发展。同样作为内陆地区,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通过构建无水港,可以重塑和提升河南的交通枢纽优势,同时,功能完备的口岸体系为内陆腹地打开了双向开放的窗口。未来,进一步完善各类口岸等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载体,积极推进内陆制度型开放高地建设,将是提升河南枢纽能级和开放水平,进而最终实现向国际枢纽迈进的重点工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cx/11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无人驾驶获成功,超大锻件破纪录创新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