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政治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多元一体的格局

①新石器时代:格局初步奠定。其文化遗存从“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

②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格局正式形成。

⑧从秦代开始,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发展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并进一步巩固。

(2)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超过万年的文化根系(旧石器文明遗存):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新石器文明遗存);五千年古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两千年的中华统一实体(秦代以来的大一统局面)。

(3)兼容并蓄、相互交融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长久生命力。

2.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2)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3)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二.先秦经济

1.商和西周的经济

(1)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2)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

(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

(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和城市: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三.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1.老子的朴素的唯物史观

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2.邹衍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3.百家争鸣的实质、地位及影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四.通过视角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和集权。

(2)经济转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转型: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完成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

第二节秦汉时期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

1.秦统一的意义

(1)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2)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汉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

①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②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③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也比以前更加有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2)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台、经济、文化联系。

二.秦汉时期的经济

1.汉初的经济政策

汉初统治集团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提倡节俭,减少行政支出。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2.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

(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平抑物价。

(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三.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年,朝廷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第三节唐宋时期

一.唐宋时期的政治

1.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2.科举制

(1)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3.政事堂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4.北宋崇文抑武

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二.唐宋时期的经济

1.唐朝两税法

(1)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于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宋朝的经济

(1)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商业: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商品流通规模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3.经济重心南移

(1)历程

①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②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定型。

③南宋: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2)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

①北宋时,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②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二.唐宋时期的思想文化

儒道佛的融合

(1)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②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③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唐时期

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第四节明清时期

一.明清时期的政治

1.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1)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2)权力

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③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2.清朝奏折制度

(1)形成:康雍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密折)制度。

(2)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二.明清时期的经济

自明朝中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1)农业: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厂,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3)商业: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人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三.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1.陆王心学

(1)形成: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2)主张:“良如”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3)评价

①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③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西学东渐

(1)时间: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

(2)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等。

(3)概况

①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如徐光启)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4)评价: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第五节晚清时期

一.晚清政治

1.太平天国运动

(1)失败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

(2)历史影响: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戊戌维新运动

(1)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僚体制。

(2)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失败告终。

3.《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二.晚清经济

洋务运动

(1)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目的: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

(3)失败的必然性: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三.晚清思想

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魏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徐继畲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

(3)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第六节民国初期

一.民国初期的政治

1.五四运动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意义

①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⑤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火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

二.民国初年的经济

民国初期的经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1)原因

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征战,减少了对华的商品输出。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正此起彼伏,有力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表现

①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②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三.民国初期的思想

新文化运动

(1)历史背景:这场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人们认识到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得到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2)与辛亥革命比较: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3)影响①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②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七节民国后期

一.民国后期的政治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

(1)点燃了“工农武装测据”的星星之火。(2)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遵义会议的意义

(1)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长征的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1)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2)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3)基本结束了十年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东方主战场

(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两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6.抗战胜利的意义

(1)它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尊敬。

(2)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征程。

7.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8.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二.民国后期的经济、文化

抗战时期工业和高校的内迁

(1)原因:抗战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

(2)表现

①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②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3)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第八节共和国时期

一.新中国的政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受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通过新宪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新中国的经济

1.土地改革

(1)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概况

①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到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3)意义

①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②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2.三线建设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的历史意义

(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2)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三.新中国的思想文化

1.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和地位

(1)作用: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2)地位: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意义

(1)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第九节古代希腊罗马

一.古希腊罗马政治

1.古希腊城邦的兴起、特征、代表及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在这里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市。斯巴达是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2)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2.罗马帝国的兴亡

(1)罗马帝国的兴起

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其中包括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形成的一系列国家,以及今天的法国和英格兰,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多年的和平。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地中海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达到繁荣的顶峰。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

3.《罗马民法大全》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他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二.古希腊罗马的思想

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承邦制度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第十节近代世界

一.世界近代的政治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2)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从此,“君权神授”被否定,“议会至上”的原则被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3)英国革命最终以和平手段,把英国改造为成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

2.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3.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重要的思想武器。

二.世界近代的经济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2)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统计,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洲。

(3)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年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4)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5)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它具有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如: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但是,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三.世界近代的思想文化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实社会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体现了资产阶级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2.科学革命

(1)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2)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第十一节二十世纪前期

一.二十世纪前期的政治

十月革命的意义

(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2)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3)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4)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二.二十世纪前期的经济

1.余粮收集制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2)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的对照。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但苏联的发展模式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些问题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第十二节二战后的世界

一.二战后的世界政治

1.冷战

(1)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3)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成为冷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2.两极格局

(1)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终于形成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但是,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和它的盟国。

(3)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集团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3.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4.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二.二战后的世界经济

(1)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2)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3)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凭借世界第一强国的实力,推动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机构共同构成了调节世界金融、投资和贸易的三大支柱,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4)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5)进人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国际投资迅速增加,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6)进人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2.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进人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另外,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编辑:成洪壮

▍来源: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cx/1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