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巴萨曼联,迪斯与大众权力更迭李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在推特收购闹剧之后,马斯克这段时间最出圈的推特是扬言收购曼联。 当时英超新赛季刚刚踢完第二轮,曼联两连败,狂丢6球,且主帅是刚刚上任、被寄予厚望的荷兰新生代教练滕哈赫。那时候,全世界的球迷都觉得曼联没救了。 作为网红企业家的马斯克看准了这波热度,轻描淡写的一条推特让整个足球世界哗然,但很快又发一推澄清只是玩笑,然而飘然离去。一波操作虽说短平快,却是让不少曼联球迷在最初的欣喜若狂之后,普及了马斯克是顶级企业家的知识。 不由得产生了奇特的猜想:马斯克说要收购曼联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夏天刚被大众驱逐的迪斯? 权力斗争从来都是精彩的,汽车与足球也不例外,只是大众上层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而足球世界的权力斗争则透明得多。好在权力斗争从来又都是有固定套路的,足球世界的故事,可以帮我们理解大众的故事。 ▲迪斯究竟是什么角色? 图片来自盖蒂图片社 ●拜仁与大众 拜仁近10年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年签下瓜迪奥拉担任球队主帅。这笔签约的风评不算好,瓜迪奥拉虽然带队拿下了任期内的全部联赛冠军,但是在欧冠连续止步半决赛,且对阵皇马、巴萨都是惨败。倒是换回了本土新帅弗里克之后,球队拿下了的欧冠冠军。 但因此认定瓜迪奥拉失败了,显然是不公平的。首先看看年拜仁拿到欧冠时的主力阵容,中场双核蒂亚戈和基米希全是瓜迪奥拉引进的,而且后者此前一直在踢边后卫,是瓜迪奥拉将其改造成后腰,培养成了如今拜仁和德国国家队的攻防枢纽,决赛唯一的进球就是他送出的助攻,并且,进球的法国边锋科曼也是瓜迪奥拉引进的。 这三笔引援,最便宜的是基米希,只花了万欧元,最贵的科曼,租借+转会费一共万欧元。事实上,瓜迪奥拉在拜仁就没有特别重量级的引援,最贵的大概是比达尔,身价接近万欧元。相比之前在巴萨,之后在曼城,显然是非常节约了。 为什么呢?拜仁从来不是一个溢价收购球星的富翁球队,更重要的是,拜仁也从来没有给瓜迪奥拉最大的建队权力。最典型的例子,瓜迪奥拉对拜仁提出的第一个签约球员是内马尔,结果呢,拜仁给的是当时的德国新星格策。瓜迪奥拉极为看重、想要留下的托尼·克罗斯,CEO鲁梅尼格在与其续约谈判时玩激将法,导致其出走皇马,现在成了皇马4夺欧冠的「典礼三中场」之一。 跟拜仁签约时,瓜迪奥拉刚刚在巴萨四年拿了两次欧冠,培养了球队未来十年的核心中轴线,带出了一支被不少人认为是历史最强球队的「宇宙巴萨」,是当时全世界毫无争议的头号主教练。就这样的身份地位,到了拜仁面对铁板一块的德国高管,照样拿不到充分做主的权力。 ▲瓜迪奥拉与鲁梅尼格 图片来自贝因体育 迪斯入主大众前的确是顶级职业经理人,但也仅仅是普通的顶级职业经理人,业内地位与瓜迪奥拉有天壤之别,他有可能得到大众监事会的真正放权吗?瓜迪奥拉拿不到绝对权力,但他毕竟是拜仁三顾茅庐从曼城、切尔西手里硬生生夺来的主帅,作为建队思路的教练,给他时间,他就能创造一个王朝球队,因此即便欧冠半决赛连续惨败,也能拿到续约合同(他没签)。 迪斯呢,他之前的履历就是任职传统车企,传统车企的组织架构可不是职业经理人能说了算的,更何况他在宝马权力的斗争中还是失败一方,是作为弃子被大众看中的,大众又能有多珍惜他,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巴萨与大众 迪斯第一次出现地位危机是在年,最终以丢掉大众品牌CEO职位告终。在那场权力斗争中,媒体曝光的对阵双方是迪斯与大众工会,当时的舆论焦点也集中于迪斯刚一入主大众就裁员3万人(为消化「尾气门」造成的巨额罚单)、主导新能源转型再次大规模裁员、双方在技术路线上存在严重分歧。 总而言之,当时很多人认为,迪斯面对的阻力来自工会。 从巴尔韦德执教开始,巴萨频繁出现问题,欧冠淘汰赛阶段接连在大幅领先的情况下被罗马、利物浦翻盘,球队跑动懒散、阵容求胜欲不足的问题完全暴露,但因为更衣室势力强大始终无法完成更新换代。 当时一切迹象都表明,问题的根源是梅西,他是历史最佳之一、是巴萨绝对核心、是整个球队的主心骨,与恩里克、巴尔韦德、塞蒂恩几任主帅都有矛盾,年3月,时任球队技术总监阿比达尔接受采访时表示球队有些队员不努力,又是梅西在社交媒体上对其公开叫板:谁不努力,你说出来。十几年来,巴萨主教练、技术总监甚至主席换了一个又一个,梅西的地位始终稳固,拿着全球最高的天价薪水。更衣室势力的核心不是梅西还会是谁? ▲巴萨时的梅西 图片来自美联社 直到去年,因前任主席巴托梅乌的挥霍加上新冠引发的动荡,巴萨财务危机集中爆发,并且无力续约梅西,导致后者出走,大家这才发现,梅西只是个被人当枪使的活靶子,更衣室派系的真正大佬另有其人。 今年暑期休赛期,梅西回到巴塞罗那度假与老队友相聚,唯独缺了一个人;同期,巴萨为解决财务危机作价2亿欧元出售了旗下子公司巴萨影音工作室49%的股份,当时队中曾有一位球员也参与了报价,被俱乐部主席拉波尔塔拒绝;近几个月,陆续有媒体曝出消息,巴萨更衣室本土领袖向拉波尔塔进言称:不续约梅西,俱乐部的问题就解决了。 梅西没有邀请的那个人、想要购买俱乐部子公司股份的人、向拉波尔塔建议不续约梅西的人,是皮克。 就是那个出自巴萨拉玛西亚青训营、外公曾任巴萨副主席足足20年、父母皆为巴塞罗那当地名流、更衣室本土球员绝对领袖、被广泛认为未来将成为巴萨主席的皮克。简直是如同悬疑片、政治惊悚片般的剧情。人人都以为梅西是阻拦巴萨更新换代的罪魁祸首,其实真正的大boss是一直隐藏在其身后的皮克。 ▲人称「皮主席」 图片来自盖蒂图片社 出于公道再多说一句,更衣室势力的幕后大佬并非梅西,而是皮克,但梅西出走的直接责任人就一定是皮克吗?毕竟俱乐部的实际决策人是主席拉波尔塔。 现在回过头看迪斯的下课,工会当然是重要的反对派,问题是,真正做主的就一定是工会吗? ●曼联与大众 年5月19日,曼联客场5:5战平西布朗维奇,那是曼联传奇主帅弗格森执教球队的最后一场比赛。那之后,曼联陷入了长达9年的噩梦。整整9年时间里,曼联一直在挣扎一件事:想摆脱弗格森,又依靠弗格森。 摆脱弗格森的意图极为明显,后者钦点的继任者莫耶斯因为战绩不佳,不到一年就卷铺盖走人,接下来四年,管理层名正言顺的接连请来范加尔和穆里尼奥,没有正式职位的弗格森想掺和也是有心无力。 又依靠弗格森是不得已而为之。年12月穆里尼奥战绩糟糕下课,球队一盘散沙人人自危,管理层没办法只能搬弗格森出来镇场子,老爵爷钦点弟子索尔斯克亚执教,管理层给足支持,球队回暖3年。直到去年夏天,弗格森力主签下与球队化学反应不合的C罗,后者能进球,球队战绩却一路下滑,索尔斯克亚又不敢违背弗格森的意愿,必须一直让C罗踢,最终背锅下课。 ▲索尔斯克亚与C罗 图片来自法新社 这才轮到滕哈赫上任。为了请来这位新帅,管理层显然是给足了权力,把C罗按在替补席,没问题,弗格森不满意也得忍着;开赛两连败,不是事,照样砸1亿签来新帅想要的巴西边锋安东尼。照理说,以滕哈赫的资历很难获得这么大的权力,问题是曼联这几年实在乱透了,管理层支持不够、弗格森指点江山,内部权力斗争一团乱麻,名帅来一个折一个,谁还愿意趟这趟浑水?能请来滕哈赫都是烧高香,毕竟是个炙手可热的年轻主帅。 迪斯走了,原因不外乎大众保守势力的反弹已经压不住,但新任CEO奥博穆就是保守派吗?那可未必,查查履历,他年调往保时捷,年升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保时捷发布纯电概念车MissionE,年MissionE量产车型上市,也就是保时捷首款纯电车型Taycan。 难道奥博穆也是改革派?很有可能,而且顺着这个思路再看看,说不定迪斯的下台本来就是计划好的。 ●朗尼克与迪斯 回看曼联上赛季下半程,不敢忤逆弗格森的索尔斯克亚下课了,球队请来足坛扫地僧朗尼克担任过渡主帅,朗尼克带队成绩一团糟,赛季结束简直是跑着离开的曼联。但朗尼克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了一项使命,与C罗爆发不和。这场将帅矛盾的公开也奠定了舆论的基调:C罗不能打主力。于是等到滕哈赫上任,雪藏C罗就有了更友善的舆论环境,就算弗格森再有不满,滕哈赫和背后的管理层也有底气能顶住压力。 ▲过渡主帅朗尼克 图片来自盖蒂图片社 那我们看看迪斯,从他入主大众以来都做了什么:裁员、砍掉辉腾、电气化改革,迪斯干的全是脏活,全是大众保守派看来大不敬的活。现在,人得罪完了、ID系列全搞出来了、软件部门独立运营了,迪斯下课。 别忘了,迪斯可是宝马出身,是个外人。 看看继任者奥博穆的履历,26岁入选奥迪国际培训生计划,不到30岁就进入大众体系里了,那是嫡系。 封面图片为大众新任CEO奥博穆 来自保时捷官方推特 文|鐵西區的李子 图|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yatea.com/xytbz/11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择一处慢跑城市,用脚步丈量它的魅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